我在1960年9月考取北京大学政治系,1965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7月退休。1986年5月到1998年12月先后担任国际政治系副主任、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1999年1月到2005年3月担任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当时院长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任。
国际政治系六十年来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教育培训、行政管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这里就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筹资建设国关大楼、学院与日本财团合作培养优秀人才等三方面做若干回忆与思考。
1960年5月,北大建立政治系,设立政治学专业。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亚非14个国家前夕,召集有关部门负责谈如何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问题,起草了《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在有条件的高校建立研究外国问题的机构,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的政治系改为国际政治系。1964年6月,根据、周恩来关于研究国际问题的指示,北京大学将政治系更名为国际政治系,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亚非地区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专门人才。
一是从建系到“”前(1964—1965年),本科专业有国际政治。
二是“”(1966—1976年),其间1966年到1969年暂停招生。1970—1976年重新开始招生(招收对象为工农兵学员),本科专业为国际政治和政治理论。
在此期间专科专业有政治学,这个专业受中央组织部委托从1982年开始招生,从1984年到2002年又转受中央委员会委托开办。
本科专业有国际政治、国际运动史。1982年增设政治学本科专业并于1983年开始招生。
1983年我系又受国务院对外宣传办公室委托,开办国际文化交流双学位班,并从1986年开始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在硕士层面,我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从1981年起设立国际运动史、党史、国际政治、民族解放运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等专业,是为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在博士层面,我系在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全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获批全国首个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设立国际运动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8年经同行专家评选,国家教委批准,国际政治专业(含国际运动)被列为全国高等院校文科重点学科。
1、1988年7月,从左至右张映清、沈仁道、赵宝煦、张汉清、香港中文大学里兰雄、梁守德、潘国华在张汉清(时任系主任)家门口合影
四是国际关系学院成立及其发展(1996—2005年)。1996年7月,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成立,由国际政治系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组成。1999年7月亚非研究所也成为了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学院有三系三所。三系是国际政治学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三所是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学院下设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等。
本科专业有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后者是全国高校中的首例。硕士专业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国际政治经济学、科社与共运。
2000年我院与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申报并获准成为政治学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
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国际关系学院在成立后经历了一个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过程,由一个专业发展为拥有国务院学科目录中有关国际政治学的所有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在全国率先设立政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运动博士授权点专业。国际政治,国际运动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并在全国高校政治学一级学科评估中荣获第一。从一个仅有几十名学生的小系发展到三系三所拥有1000多学生的中等规模的学院,在学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2、1999年12月,院长检查工作,与时任党委书记王德炳(左四)、时任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闵维方(右二)、时任 校长许智宏(右三)、时任学院领导班子合影
为什么要盖办公大楼?因为当时学院的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只在法学楼的三层占有一半面积。党委和行政班子挤在一个办公室,10人左右的教研室分摊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这种条件极度影响了教学科研的发展。随着国门的打开,学院行政班子成员到日本有关大学进行学术访问考察归来后全都感叹不已。那里一般大学的每一个教员都有独立的研究室,也有集体休息室等。香港的大学给我们印象更深,一般一个系、研究机构、学院都有独立的办公大楼。经了解,他们盖楼全靠捐款,把捐资人的姓名镌刻在大楼上,作为最高的荣誉与最好的纪念。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向他们学习,筹建国际关系学院大楼。国外境外教员能够拥有的,我们的教员同样应该拥有,或者更好。
国际关系学院大楼的兴建经历了曲折过程。1993年第一次奠基,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快停止。1999年新一届行政班子上任,决定继续筹资完成盖楼的历史重任。学院专门成立了盖楼领导小组,由行政班子部分成员、教师代表、外聘校外专家组成,与学校基建工程部共同完成此项任务。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商解决在盖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我们在短期内筹得资金5700万元人民币,其中香港新鸿基集团董事会主席郭炳湘先生捐资2200万元,意大利著名社会活动家瓦洛里先生捐资1000万元,香港长江制衣有限制公司陈瑞球、陈永棋先生捐资1500万元。500多位院友直接捐资人民币1000多万元。全院教职工捐款人民币42万元。
捐资的速度和额度都大大超出预期。大楼奠基时我们只有资金2200万元,而竣工时捐资数额已达5700万元。由于资金十分充足,我们经沟通协商,修改提升了三处设计的具体方案,即A座大厅楼梯增设踏步板及不锈钢扶手、楼道吊顶扣板由国产改为进口、所有房间的门窗材料由一般上升为优质。基建工程部领导曾对我说,这是他主政以来,第一次破格修改原有设计的具体方案。在结清这些增项后,我们最终还结余400多万元。
在筹资过程中,院友会创造性地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要提到的是沈仁道会长(原国际政治系党总支书记、北京市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他不仅精心组织筹资,直接参加与香港陈瑞球、陈永棋先生联系、沟通、协调,直至达成协议,其捐助金额也由第一次的1000万元追加到1500万元。
为了永远载入集体记忆,我们专门在大楼A座入口处立碑,恭刻所有捐资院友和教职工的名字。
在整个筹备、建设过程中,院领导和盖楼小组成员坚持做到不请客、不送礼、不送钱。他们花了很多时间,付出了艰辛劳动,不图任何报酬,却仍然非常高兴。
学校主要领导对国关楼的兴建十分重视、关心与支持。但我们也不断遇到各种挑战。
第一次是1993年大楼第一次奠基后因为各种国内外复杂因素而终止。这一拖就是七年。直到进入新世纪,盖楼一事才重新提上日程。大楼设计的具体方案由学校基建工程部上报北京市规划办公室。但对方不断提出很多问题,往返多次,未获批准。基建工程部负责人明确告诉学院,他们没办法解决,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过讨论,我主动向校党委书记反映情况。书记全力支持关心,并和我一同向北京市委有关领导汇报沟通,协调,设计的具体方案很快获得批准。从此基建工程部对我院很佩服,双方精诚团结,共同开展工作。
在大楼的选址问题上也遇到过麻烦。国关大楼原本选址在勺园对面,并已经奠基。但在院长到我院检查工作并考察大楼楼址前,学校内部关于选址问题又出现不同意见。在学校组织的协调会上,我坚持宁愿免去我的学院领导职务也不能改变盖楼方案的立场,后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原方案终究是坚持下来。
大楼开工前,学校规划部和后勤规划委员会开会并通过决议,要求改变大楼设计的具体方案,面积由原来的10000多平方米降为8000多方平米,理由是大楼高度超过了勺园楼群,互不相称。决议上报到了学校规划委员会,参加会议的院友及时向我通过了有关情况。经过协商,我分别向书记、校长、副校长等反复说明情况,坚持设计的具体方案不能变。最后校规划委员会决定维持原设计方案。
3、2002年12月20日,国际关系学院大楼开工奠基典礼(讲话者为作者)
除此之外,在大楼兴建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包括绿化费用、大楼的附属建筑、大楼外墙的颜色、拆迁费用等等方面,学校内部都出现过不同的意见和方案虽然每一个问题都可能会拖延大楼的建设,但最后还是通过种种协商和沟通得到了解决。在此要对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所有领导和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际关系学院大楼于2002年12月20日全面开工,2004年7月29日圆满竣工。新大楼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北中南三座楼分别以主要捐资者的姓名或公司冠名:陈瑞鸿楼、瓦洛里楼、新鸿基楼。大楼设计的具体方案和结构施工分别获得了北京市优秀设计奖和建筑长城杯金奖。每位教员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室。大楼内部包括了多功能报告厅、北京大学图书馆分馆、教室、会议室和配套的学术讨论室、国际卫星电视、多媒体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
大楼坐落在勺园对面,与南阁、北阁、校史馆,以及静园一、二、三院和谐共存,成为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大楼是全校综合指标最好的办公楼之一,其建设是妥善处理同上级、同级、下级及国外和境外朋友人际关系的典型范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大团结的标志。它的建成在校园建设和学校发展史上谱写了新的一页,值得永远纪念。
1993年某次全校系主任会后,主管外事的副校长罗豪才教授主动对梁守德主任说:日本经济发展比较好,也有走向国际、加强中日友好的意向。日本财团准备资助我校法律系或国际政治系为亚洲及世界培养国际化的优秀人才,经学校研究决定由国际政治系与日本财团协商合作办学。罗校长为此还同我们一起会见了日本财团中日友好基金的负责人,希望双方合作成功。会后我和主管外事的系副主任龚文庠老师代表学院与笹川和平财团(日本财团的子财团)负责人多次接触、沟通、协调,达成了共识。1994年5月,我们与笹川和平财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并获学校批准。根据协议,成立由中日双方教授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日方有5位知名教授参加,中方委员有校党委书记闵维方(从担任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到书记)、学院三位领导和学校外事处副主任。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该班的教学工作,具体包括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授课教师的选定、学生的选拔、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赴日搜集论文资料的方式等。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和协调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我院与笹川和平财团合作举办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班的项目简称为“日本班”。从1994年秋季学期起,每年从我院录取的硕士生中选拔优秀者进入该项目。选拔时很重视硕士生入学时的外语成绩。这个班每期10人,其中8-9名中国人,1-2名韩国人。该项目的特点有:备有专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高端、打破专业界限、挑选学院优秀教师讲授主要课程。与此同时,英语和日语专聘外教授课。有的专业课程也由外教或长期或短期讲授,一些世界知名教授如美国的斯卡拉皮诺、沃尔兹、傅高义、柯蒂斯等,都曾专门来华为“日本班”的同学授课。根据协议,学生有自己的宿舍,配备当时还比较罕见的电脑,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生活津贴。第三年被派到日本做1个月的修学旅行,搜集论文资料及在日本各地考察。他们在北大的培养费用——学费、授课费、住宿费等,以及去日本的一切费用全在项目内支出。该项目至2006年结束。
5、1997年中方专家委员会成员出访日本:最左边是日本财团日中友好基金室长于展,中方专家委员(从左至右):梁守德教授、闵维方教授、潘国华教授、龚文庠教授
2001年“日本班”项目获得了一次大发展。基于前期硕士项目的成功举办,为得到财团进一步资助办学,专家委员会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决定提高办学层次,与早稻田大学联合培养双博士学位人才。
200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联合培养双博士项目达成协议,从2002年9月启动,一届为期4年。该项目每年从日本班硕士项目选拔五名成绩优异的同学进入博士项目。项目采用硕博连读制,先在我院读一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分及论文选题设计,然后在早稻田大学读两年,选修日本课程并在日方导师指导下搜集论文资料,撰写论文。第四年回到我院,完成学位论文。中日双方均有导师负责,学生可向北大和早大提交两份内容不同(但主题可以有所关联)的博士论文,经答辩通过后,可获得北大和早大分别颁发的两个博士学位。学生在早大的一切费用由日本财团支付。该项目到2015年结束,共举办12届。
6、2004年6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财团联合培养国际关系研究生班毕业留念(第一排从左到右:财团日中友好基金室项目官员胡一平、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其芬、财团项目官员玉泽正德、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日本班日方专家委员会委员高木诚一郎教授、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日本财团理事长尾形武寿、学院副院长许振洲教授、财团日中友好基金室室长于展、于铁军、唐士其)
2006年日本财团项目又有新的发展。为提高和扩大办学层次,2005年下半年我们开始与东京大学接触,沟通办学事宜。当时东京大学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表示我院学生在北大修的学分、取得的学位东大难以承认。为此学校研究生院领导亲自去东大商讨共同培养研究生有关问题。日本财团理事长笹川阳平先生更亲自找到东大校长沟通,并派财团常务理事尾行武寿先生直接参加谈判。2005年3月,学院行政班子换届,新一任领导继续与东大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共识。2006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东京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达成协议。项目每年从我院选拔5名学生,学习年限3年,其中前一年半在东京大学学习,在日方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获得必要学分,并开展相关研究。其后一年半返回我院,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硕士课程并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分别向北大东大提交论文。经过答辩,分别通过后,获得北大和东大分别授予的两个硕士学位。该项目从2007年到2015年,共举办六届。
7、2008年4月日方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参加与中方专家委员的联席会议:日方专家委员(从左往右):卫藤沈吉教授、高木诚一郎教授、石井明教授、添谷芳秀教授、高原明生教授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与日本财团合作20年间共培养170余名硕士和博士,其中博士48人。毕业生中,95%以上的人陆续分配到国家机关(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国家安全部、中央直属机关、中国人民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研究所等),以及地方政府、中国有名的公司、新闻媒体、出版社等。他们慢慢成长为各单位的中坚力量和领导,普遍赢得社会认可和赞誉,成为我院进行国际交流的品牌。以北大为例,参加过这些项目的毕业生留校6人,其中任羽中为北京大学副校长,于铁军教授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归泳涛、董昭华副教授为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节大磊副教授为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委员,许亮副教授为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国外、境外大学任教。
8、2016年财团访问北大,举办日本班项目实施20周年纪念活动合影(第一排人员:学院党委前副书记王其芬(已退休)、副院长唐士其教授、院党委书记李寒梅教授、学院前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已退休)、院长贾庆国教授、前学校党委书记及中方专家委员会委员长闵维方教授、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北大副校长李岩松、日本财团常务理事森祐次、学院副院长关贵海副教授、日本财团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室室长于展、学院副院长范士明)
日本班项目的最大特色是: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全部利用外资,联合办学,不断拓宽办学层次,从硕士研究生发展到与早大东大联合培养双博士和双硕士研究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该项目时间长、规模大,层次高,资助多、效果好。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日本财团、专家委员会和国际关系学院等各方面的格外的重视,相互信任、默契配合,共渡难关。日本财团对该项目高度评价,财团理事长笹川阳平先生亲自对我们说:这是他们在中国做的所有项目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日本财团在资金上给予了极大支持,破例在学院设立财务账户,所有外汇资金直接由学院管理和使用;并将由日本财团中日友好基金资助提升到笹川和平财团资助,再提升到日本财团直接资助拨款,保证财源充足。二十年来共资助金额折合人民币约8000余万元,这在学院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在回忆往事时,许振洲、于铁军教授和院刊编辑部主任庄俊举等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关心,在此特表谢意。由于时间长,涉及面广,我亦年事已高,细节难免疏漏,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潘国华教授,1960年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政治系学习, 1965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7月退休。1986年5月到1998年12月担任国际政治系副主任、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1999年1月到2005年3月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时任院长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任。
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作为“全球大外交青年智库开创者及代言人”,立志“为中国青年提供向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新青年的智慧和方案被全球看见”,“做好中国的智库外交、青年外交等民间外交工作”。“大外交”最早从2014年建设国际政治外交外事青年人才群,到2016年开始建设全国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群,2018年开创付费社群模式,至今已建设成中国国际问题智库里具规模、具影响、垂直细分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才社群矩阵(30个)。
“智库报告及思想共享群”系大外交智库(GDYT)创建,日更,为进一步给中国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以及各类组织及个人等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分析报告、国别简报、每日信报、编译评议报告、时政分析报告、行业报告、产业报告、智库报告、政府报告、商业报告、经济报告、市场报告、品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报告而组建的报告发布高端功能付费社群(¥1999/人/年)。
请备注:“报告群-实名制姓名-单位部门身份/高校院系所专业-最高学历”(否则不予通过,谢谢您的配合)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6月4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万;6月6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2万;6月7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4万;6月8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6万;6月9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7万;6月11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0万;6月13日,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2万;截至6月16日16时整,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6万。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从始至终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一定的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世界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始终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